随着Summit Racing谢政儒在上海威速方程式夺下好成绩之后,本月份国内TSRC年度冠军林展伊与吴冠紘再次前往挑战West Formula,在F1国际级赛道与零下气温的双重冲击下,更是开拓国内车手进军国际赛的最佳途径。
零度寒风迎面扑来
热熔胎彷彿经济胎
12月分的上海碰到北方高压冷气团来袭寒气逼人,这是笔者对上海的第一印象,零度以下的寒风吹过脸庞,彷彿家中冷冻柜不断向外释放冷度,虽然自己身体还能挺的住寒风的袭击(怕冷的国内车手早已穿上数件卫生内衣裤),但地面悄悄降低温度也为週末的威速方程式赛事带来新变数,「冰风」除了造成参赛车手身体反应更为迟缓之外,极低的气温更是将热熔胎给层层冰封,即使面对难度极高又具挑战性的「上赛道」,热熔胎在此同样毫无发挥空间。

热熔胎磨不开、陌生国际赛道与零度低温三面夹击,对于国内首次前来挑战威速方程式的卡丁车好手更是一项严峻考验,尤其当F1国际级赛道碰上低温的冲击时,正常柏油路面磨擦力完全无法发挥,即使跑道长度缩短为4.6公里,几圈练习下来胎面仍是「硬邦邦」,无法达到正常轮胎工作温度热融胎充其量与经济型街胎无两样。

但当星期六上午所有车手练习成绩出炉时,参赛经验老到的谢政儒开始发现可行之处,所有车手最佳成绩似乎都在最后一圈才能做出,这表示轮胎温度上升的速度还要再加快,此外下午第一回合只跑7圈的情况下由于圈数不多,对于车辆设定与胎压仍有调整空间,刻意提高胎压以加速胎温上升的操作方式似乎开始发效,比起早上测试成绩 Summit Racing Team的平均单圈与最佳单圈成绩都有明显进步,这也使得谢政儒与康哲玮分别拿下B组与N组冠军,至于首次接触上赛道林展伊与吴冠紘,对于路线掌握与威速方程式的全新体验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成绩方面则还有进步空间。

冰冻气温明显回升
单圈成绩再度挺进
随着北方寒流减弱加上太阳公公周日大方露脸,使得气温与上赛道地面温度大幅回升,平均10度左右的「温暖」天气让车手们的操控表现与轮胎抓地力有了可发挥的空间,延续前一天第一回合成绩B组与N组冠军排位气势,第二回合仍有相当高的机会拿下分组别冠军,不过本回合冠军宝座似乎不再是囊中之物,半途杀出的摩托车好手A. Negro虽然首次参与威速方程式,但丰富的征战经验却是B组与N组夺冠的一大热门人选,加上週六第一回合决赛意外擦撞被迫退赛更激起第二回合拼斗的决心,尤其所属B组与N组直接挑战上国内谢政儒与康哲玮等车手,双方竞争相当激烈下,12圈的比赛过程彼此间互有输赢也让赛事更为紧绷,不过很可惜康哲玮虽然跑出N组最快单圈纪录,但第8圈错失路线意外开回Pit区,冠军奖盃拱手让人,而谢政儒也因与A. Negro攻守之间发生Spin以些微的差距在第二回合只拿下亚军。

虽然谢政儒与康哲玮错失夺得第二回合冠军机会,不过林展伊与吴冠紘则明显缩短单圈成绩,就林展伊来说虽有丰富的卡丁车参赛经验,但体验威速方程式仍是头一遭,此外威速方程式侧向G值儘管不像卡丁车如此直接、强烈,但座椅对车手身体的包覆性仍是比赛时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气温过低使得座椅发泡的效果不佳,因此除了要熟悉赛道路线之外更要「学习」如何避免侧向G值拉扯,本能不让过瘦的身材在车舱内碰撞而无法确实操控方程式。

至于小车手吴冠紘从不会手排换档与放离合器到两天之内逐渐熟悉「手排车」特性,虽然单圈成绩落差仍相当明显不过最速单圈仍在持续挺进,这对于年轻卡丁车好手在首次参与方程式比赛上的信心更是一大鼓舞。

艳阳火力四射
热熔胎全面进攻
随着上赛道中午气温逐渐攀升,冰封已久的柏油路面终于能完全解冻,这对于所有参赛选手更是好事一桩,由于离第二回合仅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差,多数车手仍保有先前的操控手感,加上地面温度足以提供热熔胎磨开的条件下,比赛车辆的胎压、防倾桿与下压力的设定终于能回复熟悉的状态,尤其抓地力大幅提昇使单圈成绩一下平均再跃进2秒,虽然此回合谢政儒与康哲玮对上A. Negro形成互有领先的竞争局面,不过两位国内车手记取上一回合教训后不仅彼此互相掩护,稳扎稳打的进攻策略更维持每圈最佳表现,虽然与A组年轻好手仍有3秒多的差距,但在极佳的默契配合下平均每圈便有1秒钟的领先优势,最后第三回合终了也再次顺利拿下N组与B组冠军,总结这次3回合赛事分别拿到4座分组冠军与2座亚军奖盃,依旧延续11月上海第一分站赛的辉煌战绩。而林展伊与吴冠紘虽然无缘站上颁奖台,不过两人分别做出首次体会验威速方程式的最佳成绩,也算是参与威速上海闭幕站的一大收穫。

威速方程式初体验
初次参赛收穫良多
经过3天体验威速方程式,对国内两位首次参与的卡丁车好手来说是一项全新赛事的尝试,虽然林展伊前两天饱受座椅未能完全发泡而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固定于车舱之中的困扰,进而迫使身体在接受侧向G力时必须施力对抗而无法正确掌握方向盘与力道拿捏,加上一般国内房车手出弯习惯油门一拜的「坏习惯」在方程式之上却会导致车辆Spin,毕竟方程式重量超轻与扭力大的特性,若是驾驶油门拿捏一旦不够Smooth,想要在上赛道跑出好成绩还须先熟悉Spin再说。

至于吴冠紘虽然仅有卡丁车经验,但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学会如何完成威速方程式跟趾动作的情况下,单圈成绩更是屡屡不断进步,少了国内资深房车手根深蒂固的驾驶观念影响,平均每回合能缩短2秒并逼近领先集团的成绩确实展现出年轻小将的驾驭天分,同时间内不断学习方程式特有的驾驭特性,并融合卡丁车的路线观念,确实在技术上也是一大突破,这对于国内许多具赛车天赋的小小卡丁车手都是未来全新的目标。

立足国际F1赛道
惊奇体验不言而喻
对于国内多数车友来说世界级的国际赛道似乎都离我们甚远,即使国内推广赛车活动至今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但真正具大规模的国际赛道仍在「规划进行中」,看似遥远的赛车梦想其实机会早已近在咫尺,为了一圆国内车手亲临国际赛道体验方程式全速奔驰的梦想,Summit Racing Team谢政儒特别与中国方程式公开赛独家推广商三大腾飞密切合作,毕竟同样为台湾人的情感因素合作上更能够密切互动。

以笔者实际参与Michelin在马来西亚雪邦国际赛道所举办的方程式体验营来看,要负担一辆最入门的威速方程式光是一年的基本开销至少上看100万台币,对于多数消费者确实是一大经济负担,不过也正因为龙颖国际与三大腾飞的合作模式下,国内有兴趣的玩家仍可透过Summit Racing Team获得较低的花费来体验F1赛道的真实魅力(每场3万人民币),不论车队专业调校与维修技师在比赛期间都能全程提供完善服务,当然身为TSRC的车手们更是拥有较高的「议价空间」。

右:梁Sir没问题啦!我请Option小树帮忙号召台湾顶尖车手前来中国「踢馆」一定很有看头。
此外能够作为世界当今最高赛车殿堂的F1赛道在周边与硬体设计上当然都是高水準演出,宽广笔直的柏油赛道配上极为刁钻的下坡弯道,这在国内都是十分难得的操驾体验,尤其上赛道通过Pit大直线区最高能跑出200km/h的极速,不仅具备国内赛道所没有的高速感,更重要的是可尝试在入T1弯前100公尺内连续跟趾完成5退2档超高难度技巧,短时间内要快速适应异于国内赛道的「标準跑法」,对于国内好手们确实是一大考验。






对话:我也想到台湾比小树办的Option盃。











